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当天回去,杨思义也招了许多人,打算开垦荒地。当然,对杨思义来说,人是越多越好。
到了八月份的时候,白亦容在自家种的那棵野生稻苗成熟了。白亦容收获了一些稻种,根据籽粒、质地、外形等方方面面判断,这应该是前世古代曾经备受农民欢迎的早白稻。这让他狂喜异常,连带着这些日子笼罩在头顶的阴霾也消散了几分。
早白稻,米粒粗硬而多饭,产量高,出饭率高,十分耐饥,这种作物自然是十分受农民的欢迎。
白亦容小心翼翼地将稻种保留下来,打算等来年春季再来播种。
杨思义选的那座山也是有河流的,只不过是山涧而已,水流并不大。
他采用的是刀耕火种的种法,在白亦容的前世,这种田地叫畲田也叫坡田。他开垦的荒地都是就着河流开垦的,并且还积极开沟引渠,将河流引到了另一边的山地,争取让所有田地都可以方便的灌溉水。
他这座山的面积是白亦容那座小山面积的一倍,杨思义也不是没考虑过白亦容那座小山,只是那条大河水深得很,沿岸极为陡峭,不是那么好开发的,光是挖渠引水就得花费大半年时间,不划算。
就算不在质量上面取胜,他也要靠数量取胜。
在轰轰烈烈的开荒中,杨思义花费了近两个月就将大半个山头都开发成田地了。
而白亦容却仍旧进展缓慢。
这日,他去跟皇上汇报开垦进度的时候,碰巧遇到了白亦容。
白亦容很客气地跟他打了声招呼,他心里虽然暗喜白亦容动作慢,却还是保持一副冷淡的样子,朝白亦容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