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杨思义正在茶楼跟朋友喝茶,听得隔壁的一桌这么胡说八道,顿时怒了,差点赤胳膊跟人家打起来。谁知道隔壁那桌根本就不怕他,见他气得满脸通红,还叫破了他的身份:“你不会就是那个杨大人吧?”
杨思义尴尬地站在原地,想说是,又不敢暴露自己的名字,因为那些人谈及他的眼神着实不含善意。
对这场赛事,很多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一有风吹草动,就传得整个京城都是。非议朝廷命官又不是非议圣上,大多数人都是私底下说说,大燕朝舆论氛围十分宽松,只要议论的不是皇上,基本上不用担心会因为这事被砍头。当然,也不排除会有些心胸狭窄的官员会事后报复。
在茶楼坐了一会儿,杨思义顿时有些喝不下茶了,拉着同伴就赶紧溜走。
这些日子,杨思义除了上朝和巡视田地,就不敢出门,生怕被人指指点点。
白亦容发明了架田一事,很快就传了开来,连皇上都十分感兴趣,还特地微服私访,出去查看白亦容的架田。
马车一路行走,很快就到了大雾山。永和皇帝谁都没惊动,悄悄地摸上山去。远远地,看见大河边,白亦容正卷着裤腿,穿着草鞋,一身普通农民的打扮。他正给一众农民上课,这群农民有三四十岁的,也有五六十岁的,个个年龄都比白亦容大,却听得极为认真,像是刚接受启蒙的黄口小儿。
直到永和皇帝悄悄靠近白亦容的时候,白亦容才察觉到,正要下意识跪拜的时候,又注意到永和皇帝身穿便服,便知道他是微服私访不想让人看破身份,于是他便拱了拱手道:“黄老爷。”
永和皇帝哈哈一笑,说:“你不必拘束,你们继续,我就是过来瞧瞧这所谓的架田。”
说着,他仰头看去,只见河岸边,一块田地露出水面,上面显然种有果蔬,而且才种下不久,苗才刚刚冒出个头来,看起来很是舒服。
再一看,另一边还是一块竹筏,只不过竹筏上面建有一间小木屋,显然这便是人住的地方。
永和皇帝自幼就开始喜农务农,阅尽农书,却从未见过这种田地,不由得倍感新奇。
英明如他,已经意识到了白亦容这人的价值了。现在,就是个瞎子,都看得出来这一战白亦容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