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 虐心耽美 > 乱唐 > 第五百一十七章:城门被冲破

路过阌乡时,田承嗣纵兵抢掠,这是他在大战之前提振士气的惯用手段。而现在这么做除了提振士气以外,还要劫持当地的人口。

阌乡在燕军与**对峙阶段,并未遭到大规模的抢掠,无论哪一方为了拉拢人心都对这一处紧挨着黄河的小县网开一面,手下留情。尤其在孙孝哲攻陷潼关以后,更是命人张贴布告,宣示燕军旨在保境安民,让当地百姓不要害怕,照常过日子。

最初,百姓们是将信将疑的,但时间过去了两个月,燕军果如布告所说,大致上与关东百姓秋毫无犯,许多避祸的人也开始渐渐返回乡里。但让当地百姓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田承嗣的三万大军入野兽一般扑了上来,烧杀奸.淫,不但抢光了他们的财产,还一把火烧掉了他们世代居住的房屋。

李宝臣觉得田承嗣这么做太过残忍,抢光财物女人也就算了,又烧光了房屋,岂非是要让这些人无家可归,活活冻死?

田承嗣冷笑道:

“我就是要让他们无家可归,只有如此才能乖乖为你我兄弟驱策!”

李宝臣恍然。

“难道大帅要以这些百姓蚁附攻城?”

田承嗣的脸上露出笑容,算是对李宝臣的反问做了肯定的答复。

“你我兄弟麾下这三万人马是可以栖身的资本,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消耗。攻城战的死伤必然甚于野战,所以更不能死战硬拼,这些阌乡人要不也得冻饿而死,何不让他们死得有些价值?”

发现李宝臣似乎有些于心不忍,田承嗣又反问道:

“不忍心?那你把抢了他们的粮食再还回去!我不拦着!”

李宝臣默不作声,他当然知道抢来的粮食是用作军粮的,三万大军人吃马嚼,靡费不小,怎么可能把到手的粮食还回去?

“还有,不单单是要这些阌乡人做蚁附攻城 ,也可以用作疑兵,让风陵关唐.军误以为咱们有十万人马,到时候不战而降岂非省下了许多麻烦?”

田承嗣早就做好了打算,假如风陵关守军不战而降,他就会乘胜北上,夺取关中与河东道的要隘,河东城。夺下了河东城,再与唐朝谈判,或许手中的筹码就更多了。

只不过主意打的好,却也没有现实令人失望。

田承嗣在阌乡抢掠之后就迅速从冰面上越过黄河,他本打算在黄河北岸的永乐县也抢一把,但却失望的发现此地百姓早就逃散一空,别说人影,就算死鸡死鸭也不见一只。永乐距离风陵关不足一日的路程,于是他们马不停蹄的向西蜂拥而去。

抵达风陵关城下,天色刚刚过了午时,预想中出城来降的场面没有发生,等着田承嗣的是严阵以待的**。

风陵关的关城规模远远比不上潼关,田承嗣站在距离关城三里以外的一处坡地上,甚至可以望见城墙甬道上堆放的滚木礌石。

“驱赶百姓,攻城!”

李宝臣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

“阌乡百姓从昨晚到现在粒米未尽……不如先给他们口吃的……”

“先攻城,活下来的才能有饭吃!”

田承嗣的用意很简单,此战之后一定会死很多人,现在发放吃食,岂非都喂了死人?无异于白白浪费。

说完,他又语重心长的对李宝臣道:

“何时变的妇人之仁了?乱世已到,你不狠下心来,等着咱们兄弟的结果只能是任人鱼肉!那些百姓要怪就怪李唐天子无德无能,使天下失序!”

风陵关城头,陈千里望着城外黑压压的叛军,面色阴沉凝重。

“高将军,想不到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你我不能让这些魑魅魍魉轻易讨了便宜去!”

风陵关守将高齐,在此前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陈千里现在对此人却极是敬重,能够不畏自身生死的,在这个时代太过难得了。原本他以为这种人定然比比皆是,谁知亲历种种磨难之后,才领悟到,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贪生怕死的人多。

“长史放心,高齐早就存了必死之心,大不了就送他们一座死城!”

这也是高齐和陈千里事先商议好的,万一不敌城破,就一把火将风陵关烧掉,绝不能落在叛军之手。

陈千里惨然一笑。

“只想不到,叛军居然用这么多人来攻,倒是对咱们颇为重视呢!”

高齐也奇道:

“也是怪哉,探马今日一早回来,也没发现潼关有异动,因何叛军竟先拿咱们动手呢?”

正说话间,喊杀声骤然响起,大批叛军蚂蚁般的涌向了风陵关关城。

陈千里和高齐本以为叛军回在城外先安营扎寨,歇息一夜,养精蓄锐后在行攻城,却没料到这些人竟如此心急。

不过这样也好,叛军以疲惫之师攻城,对他们绝对有利。

叛军们并没有大型的攻城器械,只一个个抬着云梯,缓慢的涌向城墙。

“不对,这些贼兵好像都是百姓!”

陈千里很快发现了攻城叛军的奇异之处,他在绛州等地不止一次和叛军打过交道,对方的装备都很是精良,除了必备的武器以外,就连普通士卒也有护住胸腹的简陋皮甲,而城下的这些人却都身穿形式各异的布衣,有些人甚至还穿着单衣,明显就是附近搜掠而来的百姓。

高齐一直在风陵关驻守,几乎没和叛军正面打过交道,见陈千里如此笃定,不禁有些犹豫。

“这,这该如何是好?”

陈千里却形容冷峻。

“两军对垒,须不得犹豫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七章:城门被冲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