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 古代耽美 > 一品大厨 > 第17节

家乐又指着另一盘菜说:“这叫琉璃藕,松脆甘香,爽口开胃。是用鲜藕去皮切成琉璃瓦状,入油锅炸透,凉后涂蜂蜜即成。因为少爷不宜吃甜食,所以我没有用蜂蜜,蘸了椒盐来吃。

据说此菜是包公创制的,他用这道炸藕菜来保护人民抨击权贵。相传仁宗时,包拯任开封府尹,见城内运河淤塞,查知是一些高官权贵为一己之私在岸边建花园,拦河建池栽莲取藕,两岸百姓舟楫不通影响生计。包拯获悉,命人制了炸藕进贡皇帝,皇帝一尝觉得非常可口,于是赐名琉璃藕。于是包拯进言,常食此藕延年益寿。于是仁宗下旨依其意下诏,命府尹疏浚河道挖池栽荷。于是包拯奉旨禁止在河这倾倒废土著人,又发动百姓毁池掘污泥,从此运河恢复畅通。为了纪念包公功德,这个菜也流传了下来。”

听他温润悦耳的声音讲述古老的传说,叶乘风一边听着,不知不觉吃了许多。

第二天端上来的是蕨菜豆米汤,烧豆腐,拌山野菜,拌海带。

看叶乘风一脸嫌弃不愿下筷,家乐把菜推他到跟前,用“你敢不吃试试”的眼神看他,说:“本草所载,蕨菜甘滑性冷,主治去暴热,利水,吃后有清气上升的感觉。”

叶乘风夹了一筷蕨菜尝尝,脆嫩软滑,有一股山野的清香,那种口感不是其它蔬菜拥有的。和煮烂的豆米熬在一起,连汤带菜,又浓又香。

“吃上去索然无味,可是再嚼却有股清香,怎么做的?”

家乐答道:“这是寺庙里的做法,把油烧热,放入烧红的盐,趁滚油腾起火时浇入蕨菜豆米汤,听得吱啦一声响,就可以闻到一股清香了,味道非常鲜美。”

叶乘风又戳戳那盘不认识的蔬菜:“这是什么野草?”

家乐正色答:“这不是野草,这是野芹菜,味道清香,只要加点盐就可以吃,尤其对消渴症者有好处。”

第三天。

“这是金钩挂玉牌。”家乐把菜端上来。

叶乘风好奇看过去,金钩原来是黄豆芽,玉牌就切成片的豆腐。叶乘风脸上直抽抽,黄豆芽炒豆腐还起个这么拽的名字,你不怕闪了舌头么?

家乐看出他的不屑,微微一笑,说:“前朝有个才子叫潘福哥,父亲是卖豆芽的,母亲是磨豆腐的。他虽然家境清贫却勤奋学习,最终考上状元,皇帝问他家庭出身,他知道自己的出身会招人歧视,所以他答道:父,肩挑金钩玉牌沿街走;母,在家两袖清风挽转乾坤献琼浆。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黄豆芽炒豆腐叫金钩挂玉牌。”

叶乘风被他说的勾起兴趣,挟了一筷尝尝,香味浓郁,辣而不猛。

“这么普通的东西,经你一做,倒是可口。”叶乘风居然不受控制地开口称赞。

家乐笑眯眯:“昨晚黄豆芽说我的体质就是那样,不可能有出息了。豆腐说你不要自暴自弃,虽然我们很普通,但是经过精工细作,不比鲍参翅肚差几分。一样能上大席,而且更受普通百姓的喜爱。

所以,我用辣椒酱,蒜泥,姜末,葱花酱油烹煮,再加入芝麻酱甜面酱胡椒香菜调入蘸汁,味道更香,也可以添入爆香的猪肉末。”

叶乘风看着他微笑,忽然觉得豆芽也不是多么令人难以忍受,虽然吃起来不怎么好,可是嚼下去会隐隐有种清香和美好的口感,竟是越嚼越有滋味,正如某个人,某个淡泊的人,相处下去慢慢体会,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会不知不觉受到吸引。

第四天的菜是萝卜类……

叶乘风不高兴:“我又不是兔子,怎么老给我吃素菜?”

一边用眼神发射“我要吃肉要吃肉”的心声。

家乐接到暗示,也用眼神发出“求我吧求我吧”的信号。

作者有话要说:早睡早起,早上起来胃失滞纳,津液枯竭,所以早饭吃些温热的流质食物,对脾胃很有好处,比牛奶面包更科学,更有利养生。

绝对不能为了睡懒觉不吃早饭哦。。。

俺乃们,飞吻。

10、冬笋炒肉 ...

叶家山庄的人明显感觉到了少爷的改变,一日不可无肉无酒的少爷居然吃了几天的素菜,戒了好几天的酒,也减少了出去应酬的次数,居然在日上三竿之前起床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少爷的脾气变得好了,五天内累计扔东西五次,骂人三次,掀桌子仅一次,这是前所未有的温柔,看起来饮食疗法真的很有用。

家乐把这一天的食物又端上。

一盘是杂烩山珍,也就是各种菌类,来自云南的各样菌菇,配以青椒大蒜,除了盐不放其它调料,爆炒以后文火一焖,白色瓷盘上配着红菌青椒,看着赏心悦目,闻着喷香扑鼻,吃到嘴里,或润滑,或鲜脆,入口鲜香,其中滋味不是鸡鸭鱼肉可比拟。

还有一盘是冬笋炒肉丝,加韭黄木耳,临起锅加一勺上好黄酒,很简单的家常菜,但是家乐一讲故事又让它变得不寻常。

“南宋林洪说笋贵甘鲜,不当与肉为伍,若用之则不异于小人坏了君子。可是苏东坡说,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要不俗又不瘦,餐餐笋烧肉。可见什么事也不是绝对的。”

然后家乐又娓娓而谈,说起苏东坡为官时关于美食的一些传说,这些故事叶乘风也听说过,现在听他这么娓娓道来,竟觉得胃口大开,把菜吃得一干二净。

家乐按份量做了四菜一汤,只要按量吃了,日久必有好处,看他乖乖吃了,也觉得


状态提示:第17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