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小钱小利让后人笑话。
李二陛下没说什么,只说自己心里有数。
长孙无忌瞧着觉得李二陛下心里是一点数都没有。
长孙无忌寻了个由头去找魏征,隐晦地提及李二陛下可怕的想法。
魏征慢腾腾地道:“我年初病了一场。”
长孙无忌道:“不是已经好了吗?”
魏征还是慢腾腾地回应:“时好时不好,人老了就是这样,病起来容易,好起来难,我也没法子。”
长孙无忌气结。
这老魏自打有了那么一个孙女婿,行事越来越令人牙痒了。
早些年他女儿也嫁给了宗室亲王,怎么没见他这样护着?!
魏征慢腾腾地走了,留长孙无忌一个人在那生气。这事魏征才不掺和,李元婴是在宰大户,又不是在宰百姓,要是有人把这事转嫁到百姓头上,他自然会站出来弹劾。至于长孙无忌这些人会不会被宰,那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李元婴那边写完折子就抛诸脑后,还不晓得他皇兄因为他逼捐行宫的创举又把心思转到了泰山上。能搞的事都搞完了,李元婴又开始到底下去体察民风民情,有上回吴家村的案子在前,这次他没碰上什么糟心事,倒是天天被热情的百姓邀请去吃好吃的,吃得肚皮滚圆。
转眼到了热夏,李元婴觉得天气太热,便叫人把县衙事务送到渼陂湖边,自己每天临水办公,十分清凉。兴致来了,他还叫上三两善划船的儿郎带他泛舟湖上,聊度炎炎夏日。
太和宫的翻修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李元婴只征调了一批人给他建滕王阁,其他建筑的翻修工作需要的人手全由出资的人自己想办法抽调。事实上给钱让人干活效率一点都不低,李元婴的滕王阁本是先开始建,要当示范用的,建着建着就落后了,别的亭台楼阁全都翻修得七七八八,他的滕王阁还在慢腾腾地建第三层。
人家滕王阁还没建好,众人自然也没好意思早早撤离,至少来干活的人都想多拿点钱,便又前前后后地想出不少新主意,看看能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创新创新,把自己主家认领的亭台楼阁建得更有特色、更引人注目。
于是一干工匠全较上劲了,修了又修,改了又改,无一处不细致,无一处不精美。各家也没意见,钱都花了,谁不想画得更值当?既然已经出了大头,他们就不省这一两天的工钱,绝不能叫别人抢了风头去,显得自己不尽心!
到夏天接近尾声时,李元婴的两种西瓜都能吃了,先种的个头大些,后种的个头小些。没人敢先切,按着戴亭教的方法每天扣一扣看熟透了没,等确定熟透了便摘下来送到李元婴面前让他切。
李元婴听说两边的瓜一起熟了,非常高兴,叫齐所有小伙伴一起来看他切瓜。县衙里的衙役佐史们与李元婴相处久了,都不怕这位传言中的混世小魔王了,派了个代表腆着脸凑上来问:“殿下,我们能看不?”
李元婴道:“有什么不能看的,都来!”
李元婴如今就住在湖边的宅子里,每日都在湖边的长亭内办公,切瓜自也在长亭里切。闻讯而来的衙役佐史、邻近百姓里三重外三重地把长亭围了起来,纷纷伸长脖子往里看,想瞧瞧李元婴特意叫人种的瓜到底是什么样的。听人说,那是从西边很远很远的地方带回来的,叫西瓜!
李元婴没想到会闹这么大动静,不过他向来喜热闹,见人那么多心里可高兴了,兴致勃勃地给众人介绍了一番,说这瓜自西域那边传过来的,叫西瓜,听说它汁多消暑,西边的人又叫它寒瓜!眼下虽然没那么热了,但是今年种出来了,明年一定也能种出来,到时大家夏天吃西瓜,舒服!
李元婴说得眉飞色舞,其他人也听得津津有味,再瞧向那两个又大又圆的奇瓜,简直要流口水了!
李元婴没卖太久关子,见众人都翘首以盼,他便在所有人的注目下拿起刀,亲自在其中一个圆溜溜的大西瓜上头切了一刀。他这一刀下得有点浅了,没把它彻底切开,不过他再稍稍使劲就听咔嚓一声,瓜分成了两半。
令人失望的是,这瓜果然不怎么红,只有中间藏着几块婴儿拳头大的红瓢。汁水倒是挺多,随着断口处肆意流淌,瞧着也不差!
李元婴一看就晓得了,这是戴亭从吐蕃西北边带回来的瓜种,先前那几株长着长着没长好,瓜没熟就没了,还是靠种子种出来的。他没急着尝味儿,只笑嘻嘻地和左右的魏姝几人说道:“它的红瓢少,我们叫它‘一点红’好了。”
给这西瓜品种命了名,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