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钦州十月份的钦州大街上,天气已经没那么炎热,尤其海边吹过一阵阵海风的时候感觉那是格外凉爽。此时的钦州跟以前比起来最大的差别就是街上的行人比以前多了,而那些闻讯赶来的跑江湖卖艺的更是给这个海边城市增添了不小的人气。
不过此时的钦州变化最大的还是在城外靠近海边的地方,也就是周家的几个工厂附近。在那一片平地之上,周家拥有一个钢铁厂,一个机械厂,一个榨油厂,一个水泥厂,还有一个发电厂,而就在这些工厂的旁边,一座规模不大的化工厂也正在拔地而起,为周泽端的工业化计划增光添彩。
在周家的几个工厂旁边,很多商人也在挨着的地方修建起自己的工厂,这些工厂有做小五金的,有纺纱织布的,也有印刷造纸一类的,可以说一个不小的工业基地已经初见规模。
跟工业化不断发展相对应的,就是工人的不断增多。现在单单是周家的几个工厂就已经拥有三千多的工人了,其他工厂的工人加起来也有数千人之多,一汇集起来之后整个工业区就已经拥有了数千正式产业工人。此外,城外的新老两个码头上也有上千人在出卖苦力做一些搬运工作,加起来之后整个钦州城已经拥有了近万名工人,而此前整个钦州城里的人口也不过几万人而已。
工厂和工人多了之后就容易龙蛇混杂,所以周泽端干脆把自家的几个工厂都修了围墙给围起来,避免自己的一些机密泄漏。不过周泽端也不是一味的防范,为了统一规划建设整个工业区,周泽端请老爷子出面,拉上城里几家财力雄厚的士绅,从官府手中取得了工业区附近几千亩地的所有权。
拿到所有权之后,周泽端领头成立了一个开发公司,对整个工业区的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按照规划来修建道路,铺设电线和下水管道。这种跟后世开发区三通一平差不多的工程前期需要不菲的投入,但是一旦完成之后给整片区域所带来的收益也是非常巨大的。除此之外,开发公司还在工业区旁边修建了一片住宅区,里面坐落着十几栋一模一样的水泥洋房。
这些楼房修建起来的时候大家还非常好奇,因为大家发现这些楼房全都是钢筋水泥建造,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非常新奇的事物,而且因为统一采用了玻璃窗户的缘故,所以这些房子虽然造型都一样,但是也是十分亮堂宽敞。
在大家看来,这么洋气的楼房肯定是给有钱人住的,但是等开发公司宣布所有人都可以以每个月不到一两银子的价格租住一套八十多平米的三室住宅,而更小的两室住宅更是只需要每个月半两白银以下。而今年开始周家工厂给技术工人们开出的工资已经普遍达到了六两白银以上,熟练工人更是可以每个月拿到十两白银左右的工资,足以在住宅区租住一套供一家人居住的房子了。
周泽端的清末版廉租房建设起来之后,整个工业区大多数工人都纷纷到里面居住,毕竟如果是一家三口居住的话,每个月只需要半两纹银,只是一个工人月工资的十分之一左右,对他们来说完全负担的起。而且这些住宅楼虽然户型都差不多,没有什么特色,但是统一安装了电线和自来水以及下水管道,使得在里面生活起来非常方便。
为了提高这些工人的文化水平,周泽端直接在住宅区旁边开办了一所夜校,聘请了一些老师在晚上下班之后到这里来给工人们传授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毕竟在周家的几个工厂人数逐渐增多的情况之下,再把新进厂的工人拉出来统一培训也变得困难起来。
这夜校的开办可以说非常受欢迎,毕竟这个年代晚上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娱乐活动,工人们下班回家吃过晚饭之后基本都无所事事。夜校的开办可以说正好迎合了这些工人们的需求,毕竟这个年代不像后世那样容易获得知识,每一个获得知识的机会都非常可贵。
其实创办这个开发公司以来,周泽端和国社党的同仁们也在摸索着如何管理一个工业化的城市,毕竟国社党的成员们都是一些普通的知识青年,要想在革命成功之后更好的管理这个国家的话,还需要积累丰富的管理知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
钦州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对钦州的农业发展也增添了很多动力。随着工业区工人的不断增多,钦州成对于粮食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钦州附近的农民们在发现这个变化之后就纷纷把自家种出的蔬菜之类的送到工业区贩卖。
在钦州这种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的地方,一些绿色蔬菜在种下去之后要不了一个月就可以采收了,而这些绿色蔬菜在城里也是非常受欢迎,毕竟那些工人没有自己的土地和食物来源。随着工资的提高,这些工人家庭对于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一些脑子灵活的农民就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养殖业,以便为这上万的工人提供所需的肉食。
最先占据这一片市场的就是周家佃户所在的几个村子,他们已经有了一年多的肉鸡养殖经验,在周泽端那个越来越正规的养殖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养殖上面。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养殖场的饲养动物已经不仅限于肉鸡了,另外的鸭,鹅和猪等传统家禽家畜都在养殖场的饲养范围之内,每天都向钦州城供应着上千斤肉食。
这段时间国社党党员们还发现工业区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了一个积极的影响,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