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由瑾瑜这边的专人处理。
收购蝗虫的钱由湘王的亲信监管,分别前往各个县镇,以防下面的人拿了钱却敷衍了事。
湘王与柳振宁看完信件, 大眼瞪小眼,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瑾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晚宴时已经商谈妥当,开弓没有回头箭, 只得按瑾瑜所写的细节, 差遣相关人手前去收购。
湘王和柳振宁忙着落实瑾瑜的计划,冬青差人运了一小部分粮食去相对贫穷的县镇出售。
苦难的那些村子的存粮不多, 差不多需要购买粮食了, 她的三万石粮食,就从现在开始陆续出售。
瑾瑜借官职之便,让一名禁军跟随冬青派遣出去的人手, 防止这些临时雇来的人见财起意, 卷着卖粮食的钱溜走。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 冬青的丈夫还是翰林官,给的工钱不低, 雇的又都是有家室在湘廊有根的人, 不敢行此冒险之事。
但人性难测, 需要防患于未然。
孙奇对此没有任何异议,不过是分出三五几人给瑾瑜,算不得大事。
冬青没有亲自前去看管,是因为冬青在湘廊有事要做。
瑾瑜计划中重要的一环,就在于冬青的能力。
瑾瑜与冬青不得空回山河县,到此第二日写了书信回家,让家里人来湘廊聚一聚,家里那个点心铺子就暂时雇人看守。
翠枝等人收到信后一看,便知道是瑾瑜写的。
虽然他们不识字,但李全二字长什么样,从瑾瑜考上秀才就牢记在了心里。
可惜除了李全这两个字,别的他们都认不全,当下一家人拿着信件,找个识字的人读一下内容。
帮忙读信的人是个私塾老先生,与翠枝她们住在同一条巷子。
拿到信最开始没什么感觉,毕竟附近不识字的人家有这种事都来找他帮忙。
扫了一眼却很心惊,手都有些颤抖,看向翠枝大狗和李老汉夫妇,道:“这写信之人,是翰林学士啊!”
他读了一辈子书,也只是个秀才,只能在私塾当个教书先生。除了乡试时的考官,还从未接触过活生生的翰林学士。
眼前这家人十分的谦逊低调,开着个小铺子,住着小院子,穿衣打扮都很朴实。
一开始听说这家有人考上了进士,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成了翰林学士。
翠枝几人互看一眼,上次收到瑾瑜的信时李林还在这里,只听说瑾瑜是什么侍讲,不知道与老先生口中的学士有什么不同。
王氏开口道:“翰林学士很厉害吧?”
老先生一个劲点头,“岂止是厉害,我这辈子若能当上翰林学士,是死也笑着死。”
一时全家人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家二狗就是能耐,忙催促老先生念一下瑾瑜都写了些什么。
老先生便给一众人读了一遍,大意是冬青在湘廊盘下一座酒楼,而且此事有关赈灾,人手有缺,让他们去湘廊一聚顺便搭个手。
李老汉夫妻翠枝大狗许久没见冬青二人,自然没有耽搁,处理了家中事宜,落锁赶往湘廊。
反正点心铺子在不久前就雇了个掌柜,还有两个能做点心的伙计,离开些日子无碍。
翠枝的儿子已经一岁余,生得白白净净眉清目秀,取名向书,不再遵从取得贱好养活的习俗。
希望小向书跟随瑾瑜的步伐,日后好好读书,争取早日成材。
冬青很是喜爱小向书,给他打了一整套的银锁脚环,空闲时就忍不住逗乐一番,两侄娘笑得眼睛弯弯。
瑾瑜看在眼里,寻思等此事了后,冬青闲一些,跟冬青商量一下,要不要生个孩子给冬青玩儿。
这边,官府收购蝗虫的消息在灾区引起轩然大波。
开始无人相信,后来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成功用蝗虫从衙门换得一笔银钱后,灾民一片哗然,随即拖家带口上山抓蝗虫。
陆续有蝗虫送到湘廊,最开始送来的都是活虫,饿了数天的蝗虫,依然感觉活蹦乱跳。
瑾瑜从湘王手里借来一堆仆妇与下人,指挥着处理这些蝗虫。
之前瑾瑜就写了菜谱交给冬青,顺手还造书一册,雇人造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