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41
按照中国展团的安排,第二天是休息。
但是,大家心情似乎都高度亢奋。出访德国全程14天,书展占6天,来回去掉2天,真正属于自己安排的时间也就十分有限了。这一天时间绝不能浪费。出国对于国人来讲是一种待遇,这种待遇是千载难逢的,因而也就十分值得珍惜。这种珍惜表现于在国外的分分秒秒都必须充分利用,一点都不能浪费。这好比是常年贫困的穷汉对于来之不易的钱钞,要一分一厘地计算着花,充分榨取钱钞的使用价值,不能有丝毫的浪费。
郑东和老荣一行精心计算着如何安排每一分钟,如何使用每一个马克,乃至每一个芬尼。这当然是和国人实际的经济境况相吻合的。
荣主任正戴着老花眼镜,捧着那本英文版的《德国旅游手册》精心研读。他口中念念有词,手上指指划划:“柏林、汉堡、慕尼黑、科隆……”
这一天如何度过,5个人聚在一起商量起来。
“今天休息咱们到法兰克福市中心去逛街。”古都大学出版社社长建议。
开法兰克福,去附近的一个城市。”作家剑平建议。
老荣一拍脑袋,“对呀,我们何不乘此机会到海德堡转一转。
看这旅游手册上介绍,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唯一未遭到战火袭击的城市,风景如画呀。又是德国有名的大学城,印刷机械制造业的中心,我们直属印刷厂的‘海德堡’四色胶印机就是那儿产的。对,就去海德堡。郑东,你看怎样?”
郑东正在专心致志地擦拭他的皮鞋,头也不抬地说:“我随便,大家上哪儿,我上哪儿。总之,我跟着荣大爷。”说完向剑平眨巴了一下眼睛。
剑平说:“这主意不错。听房东龚先生说,外出旅游最合算的是买周末的团体旅游票,去海德堡一人要30马克,5人以上每人只要20马克,我们正好5人,就去海德堡。”
老荣等3人梳洗打扮,穿西装,打领带,擦皮鞋,刮胡子,包装一新,头面光鲜地准备出行,惟郑东、剑平两人随便惯了,无动于衷。
他们住的兴登堡大街到火车站只有8站路,出门上街走到地铁车站也只有十几分钟。于是老荣一行3人西装革履,鱼贯走出代表处大门。剑平和郑东的衣着随随便便,剑平仍然穿西服,着牛仔裤,不打领带,顶着乱蓬蓬的头发,留着阿拉伯式的小胡子;郑东只是在外面套了一件夹克衫,背了一只白帆布航空包,那是中国民航赠送的。这二位倒是有点像老荣他们的跟班。
外面的世界,阳光灿烂,一幢幢带花园的小别墅,沿街井然有序,五色缤纷的秋叶点缀着风格各异的楼群,组合成一幅色彩明丽的异国风景画。楼群正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给人以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
说是地铁站,其实在城郊已全部裸露在地面。每隔10分钟一班,分秒不差,显示了发达国家的高效率。人们井然有序地登车、找座位。车厢内明亮整洁,不显拥挤,大家神态安详,有的看报,有的交谈。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带着两位天真可爱、像洋娃娃一样的孙子、孙女,在耐心地谆谆教导他们,像是说服教育他们该于什么,不该干什么,神情专注,手势生动。广播喇叭里不时响起广播员报站名的声音。无人查票,大部分上班的族群都使用月票。比如,参加书展的先生们,展团就为每人购置了可使用一周的车票。如果要买票上车,则在地铁车站的无人售票机前投币取票。大家都自觉自愿地买票,德国是个讲究纪律、秩序、效率的国家。
地铁的终点站,就是法兰克福的火车站。车站的外型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古建筑,石砌的穹型大门雕琢着精致的花纹,造型别致的圆型大钟两边是两个坐卧的美丽女神。圆顶上一尊青铜雕塑,精铸着4名肌肉强健的****男人背负着地球。岁月的浸蚀,风雨的吹打,使那铜雕绿锈斑驳,很有点古色古香的历史沧桑感。
火车站内却非常现代化,全钢架结构。地面的一层是四通八达的火车月台,地下两层是通往市区的地铁。整个火车站又是一个大型的超级市场,花店、食品店、百货商店、书店、饮食店,店铺林寺.应有尽有。
a省一行4人,紧紧跟着荣主任,一步也不敢离开。老荣很负责任地不时用英语到处问去海德堡的售票窗口在哪儿。按德国人的热情指点,循着路标,终于在空间庞大的车站内找到了紧靠正门的售票窗口。
艾莉莉、任铭书、李一帆3人也在售票口转悠。
任铭书手托着一只微型摄像机,兴致极浓地到处捕捉镜头,将火车站热热闹闹的场景、来往穿梭的人流及时抓拍下来。听老荣说,他们回去后要制作一盘《德国风光》的cdrom光盘,为此而全神贯注地工作。李一帆拖着一只大旅行箱,看上去沉甸甸的。艾莉莉薄施脂粉,披肩长发拖在脑后,着一身白色休闲服,足登白色旅游鞋,显得有几分潇洒利落。她和李一帆低声在计算着票价,因为是3个人,自然就不够团体优惠的条件。任铭书旁若无人,一副事不关己的悠闲相。
李一帆看见a省一行,脸上堆起笑容来,第一次主动掬着笑脸和老荣打招呼:“去海德堡?”
老荣也不失礼貌地微笑:“是呀,你们也去?”
“和你们同路,我们是不是可以买7人以上的团体票,价格要便官一半。”一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