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独挡一面之大洗牌]
第703节第12章:触动的情弦
龙昭华从组织部里出来后,觉得要先拜见领导。自己的岗位怎么调整那都是另外一回事,主要是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也说明自己多年来在工作上的思路是对的,单这两点,就让龙昭华有那种为知己而死的决然之概。
一个人的一生,怎么样才有意思?之前龙昭华也没有多想,但此时,却不由得有些感概的。概然而发,往往都是成功的人才有,龙昭华觉得自己不是成功了,而是有了自己的使命。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就使得他产生了感概。
今后,唯有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够当得起领导的信任吧。
去见领导,龙昭华觉得不应该是去表示什么感恩或忠心,这不是领导的所要的,领导的眼界也不会在这里。只要将自己的工作做好,而不是说什么好听的话。去见领导,是将自己如今的想法和思路说给领导听,会得到更切实际的提示或指点。
至于副手,也是龙昭华很满意的。郑雨苏虽说彼此没有什么往来,工作上也少有过关系,但郑雨苏在经济建设工作上有见识有思路,今后在县里两人就能够更好地就怎么样发展而进行讨论,合作起来也就会产生合力,更好地使得县里的方方面面的力都融合,目标一致地投放到经济建设中。
张为之前就是很好的下属,如今,调至县政府里任副县长,对今后农村发展这一块,也就能够完全放心。更重要的是,在县里今后不用担心会有什么人在经济建设工作上再拉后腿了。三足而立,张为会为郑雨苏在实际工作上的经验给出足够的弥补,县里的执行力也就会得到稳健地强化。
在市里留两天,县里那边此时还不知道市里的调整情况,人心不定,却有利于他在市里开展工作的。当然,县里要是得知市里的人事调整,会不会有些人暗中作梗?如今也不用担心什么,大势如此,市里如此、省里也是如此,此时,似乎眼界就和以往有了质的变化。
下午见过龙昭华后,杨秀峰对他也觉得满意,如今的龙昭华在他面前更专注在县里的工作上,而没有说那些感激的话。着说明龙昭华对他自己能够往前一步的认识,就不在停留在仕途的发展上。人的追求有了变化后,也就会让他在精神和实际行动上都有质的巨变,这是杨秀峰希望见到的最好结果。有了龙昭华的例子,不仅会让南方市里的人在选择今后要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也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市里今后对干部任用的方向。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南方市的建设大业才会真正地深入人心,也才会真正地发展起来。杨秀峰到南方市来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拉起一个阵营来,也不是要一些人对他感恩戴德,而是要将南方市的经济建设做出来。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不拖后腿,使得全省在全国的经济排名能够真正地跻身前列。
蒋国吉将他从柳市放过来,目的不外乎就这样,这也是杨秀峰的使命。没有完成这一使命,他自己也就会陷在南方市里,不能够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
和徐燕萍曾说过,希望在五年或者在十年里,能够在省里再次相遇、再次联手。徐燕萍目前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估计再过一任就会进到省里去。只是,能不能出任副省长或相当的职位,都还要到时再看。徐燕萍的老师对她的寄望也重,柳省今后的天下可能是蒋国吉的,但对徐燕萍,她老师自然会有安排。
对未来会有怎么样的轨迹,杨秀峰很少去花时间想,在柳市的三年多时间里,早就养成了多做少去妄想的思维习惯。一开始想透了,在蒋国吉身边,也唯有自己这样做后,才有可能有自己的机会,也就拼命地去工作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里积淀下来不仅是工作能力、见识、思维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事物的看法也就有了质的变化。对权力的追求似乎就和最初的立意有了较大的改变,如今,更多的在意于能够有更好的位子、更好地平台,继而能够做出更多的有益于社会的业绩。
至于个人的得失反而看得轻了,就算从此做一个平民,也会有很不错的心态去面对。
对龙昭华这样的变化,心里很欣慰的,杨秀峰也没有当面点出来,似乎两人对这些都没有注意到似的,将溪回县的工作和龙昭华在市里要做的工作,也都讨论清楚,让龙昭华有更明确的思路。
其实,离开市里的时间不长,但到柳市那边给她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了。在柳市,人们对南方市过去的干部很尊重的,因为这些人也都是杨秀峰的下属,应该是自己人的。杨秀峰在柳市虽说没有在市里任职,可全市的人都认可他在市里所取得的成就。这些事,只有到柳市之后,从人民的一些细微的举动里才体会到大家对杨秀峰的尊敬。
郑雨苏自然更加注意这些,也觉得自己在工作之余,多了解一些领导的事迹,对自己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平时在市里,觉得这样的男人似乎和其他人都有不同,到底不同在哪里,如今相隔远了,那种不同也就更清晰一些。
在领导面前,似乎自己的一切思想都给领导洞穿,而他总是那样让人难以捉摸,就像无法探知底细有多深似的。
对领导脑子有都存放着哪些东西,郑雨苏自谓是深有所知的,她所在的位子和所做的工作,都